近幾年來由于人們對環保印刷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食品、醫藥包裝的環保印刷要求更是將會提升到衛生政策的范疇。一向素有“綠色環保印刷”之稱的柔性版印刷也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由于柔版印刷在生產工藝及產品環保方面顯示出來的特性,越來越被廣大的食品包裝、藥品包裝等廠家采納。于是許多廠家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提高柔性版的印刷質量?如何使柔印與膠印、凹印相媲美呢?然而確實影響柔性版印刷的因素有很多,這也令一些廠家走進這樣那樣的誤區。
柔版印刷要切合實際,要有好的印刷質量就要從多方面考慮。第一點版材,制版的精細度與兼容性是影響柔版印刷質量的首要因素,這就需要好的版材?,F在我們已經有數碼版了,在制版的精度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的Kodak的版材已經能夠兼容從95%到2%的各不同層次的過度要求;傳統版也可以做到150線以上的精細度。當然印前處理也是很重要的,不能被忽視。例如在圖案設計的時候,應該要盡可能避開一些高光的出現,因為太細的高光點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磨損,導致出現露白的缺陷。所以說優秀的印前處理其實是優秀印刷質量之母。只有確保了優秀印前處理的前提下,優質的版材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效。
第二點陶瓷網紋棍檔次的好壞也是直接影響柔性版印刷質量的重要因素。當然很多廠家都可以做陶瓷網紋棍,而且做好一兩根并不難,但要很穩定地做好每一根網紋棍并不是每個家廠都能做好的。全球能穩定地完美地做好每一支網紋棍的廠也就只有那么三四家。
那么怎樣的陶瓷網紋棍才是優秀的呢?首先棍身的正圓度的加工能力,這不是一般的廠家可以做得很好的。很多廠商都說:我們也可以做網紋棍,而且更便宜。于是許多用家就掉進了這樣誤區:以為表面像一根陶瓷棍就覺得沒問題了。但事實上他們有否真正去檢驗它的正圓度是否達到要求呢?如果不能達到要求還有什么條件去談高質量的印刷效果呢?更不用談什么媲美膠印,凹印了!
其次棍身的防腐蝕處理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水性墨都顯酸性,腐蝕性很強。有些陶瓷棍的加工很好,但是防腐能力達不到要求所以并不算優秀的品牌。防腐不但要基棍處理得好,而且還要在噴涂上要有很高的密度要求。那么陶瓷材料的好壞就是關鍵。價格便宜的、低劣的陶瓷材料往往達不到要求,也就無法印出高質量的產品。
再者真正影響印刷質量的參數是陶瓷網紋棍的線數和載墨量。很多人都知道線數越高越配合高質量的印刷,但高線數就意味著墨量不夠,就無法滿足豐富的印刷色彩的表現。所以高線數、大墨量的網紋棍才能真正配合高質量的柔性版印刷,缺一不可。但是真正做到高線數、大墨量的網紋棍并不是每個廠家都可以做到的。最起碼便宜的、低檔的網紋棍是肯定不能做到的。使用低檔的陶瓷棍的廠家就是走進了這一誤區,以為網紋棍并不是很重要!要想有優質的印刷效果,就要從誤碼區中走出來,真正重視網紋棍的質量以及其在印刷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然后再去談高質量的印刷效果,再去談媲美膠印,凹印了。
第三點講的是刮刀選用。很多廠家以為金屬刮刀會傷害陶瓷網紋棍,這也是一個誤區。陶瓷這么堅硬,怎樣可能這么容易被刮傷呢?若不是人為地去敲擊它,是不會被損壞的!刮陶瓷棍的墨就像刮凹印的墨一樣,清晰的刮干凈多余的油墨是高質量的印刷的保證,所以我們應該首選金屬刮刀。當然優秀的刮刀應該是彈性要好、精度要高,有些還要有防腐蝕的能力,例如意大利CBG的金牌刮刀在柔印上的表現就較為突出,完全可以滿足要求。
第四點就是雙面膠帶選擇。優秀的雙面膠帶關鍵是要有穩定的粘性。很多廠商認為粘性很強的就是很好的膠帶,這也是誤區。因為太強粘性的膠帶會造成殘膠很多,卸版很困難。特別是有些時候由于套準出現了問題,這就需要重新貼版。如果膠帶粘性很強,造成殘膠很多,就會嚴重影響到重貼的效果,甚至是把版拉破。所以說雙面膠并不是粘力越強越好,優秀的雙面膠帶應該是初始粘性較強,粘性到一定的強度以后趨向穩定。這樣在卸版時才會輕松、容易。
要讓印刷高質量,同時也要配合一層厚度平均、硬度均勻、彈性良好的泡棉做基層。其中文字、綜合版用相對硬一點的;層次漸變版用相對較軟一點的。另外離型紙是有凹凸感的表面,在貼版時易于趕走氣泡。德國的Lohmann雙面膠帶是其中一個優秀的品牌。
第五點講是套筒。對于柔版印刷,最高端的水平就是衛星式的寬幅印刷機,例如意大利的Uteco,只有這類柔印機才能真正達到最高精度的套準,趨于零的壓力。柔印也只有在這種機器上才有機會印刷出最接近膠印和凹印的效果,才能真正有機會代替大面積的膠印、凹印、預印。在印刷易拉伸的材料時,這類柔印機更是顯示出無可媲美的優勢。
衛星式的柔印機通常都配備氣漲軸,都會用到套筒。由于生產套筒的廠家并不多,誤區也就相對少些。但我們最近遇到有些客戶,由于設備老化出現系統氣壓不足,有的供應商就誤導他們:氣壓不足可以把套筒的內徑做大一點點,就不需要太大的氣壓了。其實這樣是錯誤的做法,他們根本誤解了套筒的好處。我們希望套筒原來內徑小一點,在安裝時氣壓大一點,然后把套筒漲大了套穩了,收氣后套筒回復到原來的內徑就套得緊一點,這樣在高速印刷中的穩定性就好一點。如果內徑大了,套不緊就容易打滑,定位銷就很快磨損,這就要需要常更換新的套筒,從而增加更多的成本。最關鍵的還是耽誤了印刷速度及影響印刷質量。
優秀的套筒應該是精度高、正圓度高、筒基彈性好、表面處理均勻、硬度一致,筒壁也不宜過厚。氣漲軸直徑不足應該換用更大的氣漲軸或使用套筒式氣漲軸。印刷套筒的最大優點就是快速更換版棍、更換網紋棍、增強柔印機的靈活性,同時不但可以做長版活更能做短版活。還可以輕松留版,不影響印刷的劃一標準。
現在最先進的新技術是減震動套筒、防靜電套筒,以配合衛星式機器高達到600米/分鐘的印刷速度,或配合溶劑性油墨的印刷。德國Polywest套筒就是屬于這一類的優秀品牌。
最后講的是氣墊式襯墊在紙箱印刷中的應用。紙箱印刷也是屬于柔性版的印刷方式,現在的紙箱直印式機器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使用的柔性版也用到2.84mm的超薄型板材,可想而知印刷的高質量要求和直印式的高精度要求。很多同行也知道這種直印紙箱要在印刷板材后面加上高彈性的氣墊式襯墊,目前最優秀的是美國羅杰斯的R-bak底襯墊。但是在使用上存在一個大誤區,就是反裝R-bak。
原來R-bak的設計就是用于加厚印刷版達至原來機器設計的印刷間隙,而且增加印刷板材的彈性,減少網點擴散和減少印刷版對瓦楞紙的壓力,減少壓損,從而使高彈性的印刷版體也能充分印刷到凹凸不平的瓦楞紙板表面的每一處需要印刷的地方。但這三個功能只能在正裝R-bak時才能完全發揮,就是說原來R-bak的設計是必須把每一張的柔性版的粘貼在一張面積較大一點的厚度配合的R-bak上,中間不加膠片,由R-bak直接墊住柔性版。這樣才能充分發揮R-bak的三大功能,否則買回來使用也是浪費?,F在市場上還出現仿R-bak,顏色和外表都很象,特點是更便宜。這吸引了許多的廠家去使用。的確如果用反裝的方法去使用這些仿冒產品及真正的R-bak,那么兩者的效果是沒有太大區別的,所以客戶也就不在意了。其實用正確的方法去使用R-bak,才可以完全區別正品的R-bak和冒牌貨。正確地選用及使用才能真正的提高印刷質量。
綜上所述,柔版印刷真正提高質量,真正媲美于膠印、凹印不是不可能。只要我們廣大的柔印支持者從今天做起,正確地選擇高質量的柔印材料,正確的使用這些高質量的材料,再配合日新月異的高科技設備,柔印追趕膠印、凹印指日可待。